微博出來的時候,我還在念高中。
Instagram 出來的時候,我正在上大學。
我算是那一批最早開始玩微博和 IG 的人。那時候流量便宜、創業門檻低,
只要肯花時間,就能靠內容和社群媒體做出成績。
像 Shein、Daniel Wellington、Gymshark,都在那個「平台紅利期」中起飛。
那是一個用小預算投放廣告就能帶來爆發性增長的年代。
但那些時代已經過去了。
如今,新的紅利正在誕生——AI 正在重演那場改變命運的浪潮。
不同的是,這一次不靠演算法、不靠資本,
而是由 創造力 + AI 工具 主導。
我最近觀察到幾個「普通人也能抓住的 AI 創業機會」,其中我自己最看好的之一,是 Sora ——用 AI 生成影像、快速起號。
那麼,除了 AI 影片之外,還有哪些能帶來 100倍甚至1000倍回報 的創業機會?
讓我們一個一個拆開看。
從 300 萬美元的 AI 歌手說起
🎤 AI 創作歌手 Xania Monet,由詩人 Talisha Jones 與 Suno AI 共同創造,最近簽下了 300 萬美元唱片合約。她的歌曲登上 Billboard 榜單,引起唱片公司搶著簽。
這件事的震撼不只是「AI 會唱歌」,而是:普通人,也能創造出一個明星。
AI 讓我們第一次能把「創意」變成「資產」。 虛擬人物不只是角色,而是品牌、是 IP、是可以授權、合作、變現的資產。
你不需要認識製作人,也不需要資金。只要懂得用 AI,就能創造出下一個「Labubu」、或「初音未來」。
普通人的 AI 創業地圖
AI 時代的關鍵,不是「你會不會寫程式」, 而是——你能不能用 AI 放大你的創造力與執行力。
這波浪潮不僅僅屬於矽谷精英,而是屬於那些願意嘗試、學習、動手做的人。
微博時代造就了意見領袖, Instagram 時代造就了品牌創業者,而 AI 時代,將造就 一人公司與IP創造者。
🚀《AI 創業地圖 2025》::普通人能抓住的五大類100X機會
以下是我根據這幾個月的觀察,歸納出的 五大類 AI 創業方向:
這張地圖幫你看清:
👉 哪些類型最適合你入場
👉 哪些工具能讓你放大產能
👉 哪些模式能最快變現
Keep reading with a 7-day free trial
Subscribe to 布萊登週報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.